茶酥怎么做?茶酥的配料是什么?哪里有学茶酥?
食尚香 | 2016-10-05
茶酥
阅读:147
茶酥又叫叉酥、嚓酥、茶酥饼,是因喝茶吃酥饼时发出的“嚓嚓”声音而得名。宝鸡古称陈仓,三国时诸葛亮“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”,就是在这个地方。宝鸡茶酥源于唐代,历史悠久。
茶酥/资料图
1.历史由来:
相传,唐高宗李治身边有一个专管皇帝穿衣睡觉、吃喝玩乐的刘太监。他为了讨好皇帝,在一天清晨召来御厨说道:“圣上想吃饼子,要油多不腻,有糖而不厌,滋养而不过补,到口就发酥。”众御厨正在寻思想怎样才能做出这种饼子时,从门外走来一位老花工说:“我可教您一个法子。”其中一个御厨忙间是什么法子。老花工说:“马油很香,核桃仁、黄桂滋养而不过补,可用马油拌面,淤好后做成椭圆形饼子,再用白糖、冰糖、青红丝、黄桂、核桃仁拌成馅心包人,放在油锅里文火炸熟,就成了油多不腻、糖多而不厌、滋养而不过补、到口就酥的名吃。”众御厨听了,转优为喜,即刻动手做此饼。
刘太监品尝了此饼很是满意,装在盘龙金碟里,端上进献给唐高宗。高宗用刀叉进食,感觉此饼与往日不同,很合口味,一气吃罢,回味半晌,才问道这一叉就酥的饼子叫什么名字。刘太监顿时慌忙手脚,左右为难,突然想起万岁爷说的一叉就酥的话来,忙回答:这饼名叫叉酥。叉酥从此被列为高宗的一种御食,并规定一切臣僚百姓均不得制作和食用。
后来,由于修乾陵,女皇武则天到奉天(今乾县)巡视,看准了奉天县的高头大马,于是就命知县派人杀马取油,隔两天送一次到长安皇宫,专供做叉酥时使用。时间长了这奉天人就学会了做叉酥的手艺。随着时间推移,叉酥流传到社会上,人们边喝茶边吃叉酥,就叫成了“茶酥”。用马油做叉酥因货源限制,后又改用猪板油制作,其味仍不减当年。如今乾县和宝鸡市的茶酥比较有名气,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的赞赏。
2.原料配方
原料配比为面粉:500克;猪板油:200克;食盐:5克;菜籽油:200克。
3.制作方法
(1)水面和烫面掺和使用每500克面粉用水一般约250-300克和成水面。水面与烫面的比例一般是2.0千克水面与500克烫面掺和而成,冬季烫面较多,夏季较少。
(2)按比例将水面和烫面掺和、揉匀每500克面粉制成10个剂子。用擀面杖擀成长椭圆形,抹上板油加盐搓成泥状物,用手卷起拍平,再抹上板油泥10克,用手捏搓,使面油隔合,再转圆,拍薄成椭圆形。
(3)先在底鏊内注人少许菜籽油,将椭圆形生坯放鉴中,烘烤4-5分钟后饼发黄,移开上鏊盖,将菜籽油倒人,逐个翻转后,再盖上鏊盖烘烤7-8分钟,即可出鏊装盘上桌食用。
4.制品特点
制品外皮酥黄,内层松软,咸香诱人,老幼皆宜,也可夹人摊煎鸡蛋食用,别有风味。
茶酥哪里学?
如果你想学习茶酥的制作,或者想学习其他糕点小吃的制作,欢迎来食尚香小吃培训学校学习,这里有专业的烹饪师傅手把手教学,直到你学会为止!